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大眾網
|
海報新聞
大眾網官方微信
大眾網官方微博
時政公眾號爆三樣
大眾海藍
大眾網論壇
山東手機報
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2021
大眾網
沙斯媛
手機查看
你看視頻會倍速播放嗎?
據《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》顯示,28.2%的網絡視頻用戶不按原速觀看,00后群體尤其青睞倍速功能,有近四成使用倍速觀看視頻。2021年上半年,騰訊視頻的“棄劇率”比2020年上升了25%,2倍速追劇的用戶增加了100%。
從倍速刷劇到解說式看劇,再到當下興起的碎片化追劇,觀眾看劇一直在提速。是這屆觀眾越來越沒耐心了嗎?今天,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場關于“速度”的觀看節奏巨變,探究其背后有哪些成因。
“倍速”的誕生
與當代社會普遍的“時間焦慮”
倍速是視頻播放界面上的一個虛擬按鍵,過去人們用遙控器做選擇,現在人們用倍速播放按鈕做選擇。手動觸屏觀看模式把看什么、什么時間看、怎么看的選擇權,轉交給用戶。用戶通過倍速提高效率、節省時間,拖進度條略過不感興趣的情節,充會員VIP跳過廣告、片頭片尾,一鍵付費提前解鎖劇情,點擊“只看TA”高效追星。
事實上,倍速播放最初并不是為看劇量身訂制,更多是用于視頻課件學習,尤其是高效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點。從2015年開始,國內視頻平臺引入了倍速播放的功能,推出了0.5X、1.0X、1.25X、1.5X、2.0X等各種倍數的播放體驗。2018年前后,以優愛騰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紛紛上線倍速功能。倍速觀看逐漸成為常態,演變至今成為觀眾追劇看綜藝的標配。有統計顯示,如果用2.0倍速觀看,一天半時間就可以刷完70集《延禧攻略》。對時間有限、追求效率又不想錯過熱門劇的觀眾,倍速成了可選項。
“一般的劇1.5倍,劇情燒腦的1.25倍,特別好看的以及名場面就正常速度,無聊劇情則2倍速!痹谏缃黄脚_不少網友表示,因為工作生活節奏較快,所以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會適時開啟倍速模式。用正常速度觀賞優秀或是良好的網絡影視,用倍速觀看制作水平一般的網絡影視,不把時間浪費在較差的網絡影視上,是當代社會普遍“時間焦慮”之下的觀影現實。
倍速按鈕的“照妖鏡”
照出“注水劇”的“旁門左道”
據悉,許多網友倍速播放的原因,是無法忍受“注水劇”。動輒七八十集的長劇,一期兩三個小時的綜藝,仔細看來,很多片段卻都沒有實質劇情。
節奏拖沓、劇情奇葩、演員語速過慢、慢鏡頭拍攝瑣碎日常、同樣的話換種說法再來幾遍……起底注水花招,劇情人物臺詞剪輯配樂,無一幸免。
1.臺詞注水
臺詞最能直觀體現劇集是否注水,同時也是電視劇注水的“重災區”。臺詞注水主要有兩種情況,一是在一段話中反復出現相同以及無意義的詞句;一種是臺詞本身邏輯很有問題,前言不搭后語。
《又見一簾幽夢》中一長串關于“暈”的臺詞,使得不少網友戲稱自己還沒看完就“先暈為敬”了。
《隋唐英雄傳5》中的“饒舌”臺詞,靠諧音不停重復,同樣的鏡頭和情節,讓觀眾“欲哭無淚”。
2.支線人物注水
如果說,臺詞注水還能靠演員表演生出喜感,人物注水往往會令觀眾心生反感。96集長劇《武媚娘傳奇》中出場人物眾多,彭婆婆等幾個角色被認為與劇情發展毫無關聯,F象級的反腐劇《人民的名義》中,每當鄭西坡兒子鄭勝利及其女友出現時,不少觀眾也忍不住拖快進度條。更有資本方、劇方合謀,在劇集里生拉硬塞自家藝人,在捧新人的同時拉長劇集,一石二鳥。
3.鏡頭剪輯注水
諸多電視劇常通過插入大量自然環境鏡頭、空鏡頭來填充時長。這種方式不需要改劇本,只需要攝影師取景、剪輯師剪進去,方便又省事。因此,空鏡和閃回成了剪輯注水的“心頭好”,《活色生香》《香蜜沉沉燼如霜》都曾因回憶鏡頭重復無數遍被吐槽。原本58集的《漢武大帝》,也出現過因為平臺與廣告商簽訂了60集的合同,硬是把拍攝花絮拿來當正片剪成兩集播放的情況。
這些瘋狂“注水”的劇集制作方究竟在“拖什么”?這一現象背后,隱藏的其實是一對供需矛盾。從供給方看,影視劇制作成本高,多拍一集,制作方就能多賣一集,視頻播放平臺也更容易獲得廣告收益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“注水”成了行業通病。從需求方看,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,碎片化的時間分配早已成為常態。而倍速等輔助功能的出現,一方面可以看作是這一矛盾雙方的平衡器,另一方面,也將倒逼有關網絡影視創作團隊尊重網民需求,擠壓拖泥帶水的部分,不斷提高作品質量。
“x分鐘看完”成流行
碎片式追劇助推倍速習慣的養成
將倍速播放概念推演到極致,就是讓大家司空見慣的“X分鐘看完整部電影”。
短視頻的涌現加劇了受眾對強刺激的需求,越來越多觀眾直接拋棄了影視劇,選擇在短視頻平臺看“高能”片段。
《親愛的熱愛的》在短視頻平臺被碎片化傳播
以部分甜寵向網劇為例,倘若只看蘇甜片段已經能滿足觀賞者審美情感和社交需求,那么觀眾自然會選擇這種更為高效的方式來獲取“快樂”。當然,也有學者對此表示擔憂,這樣的生活方式會帶來成人的“童稚化”,也就是喪失了延遲滿足的能力。
有網友直言,對他來說,很多片子,“看過”比“怎么看”更重要。在社交網絡上,有一些“爆款”的影視作品自開播就會有相關熱門話題的討論,如不參與進來,就有可能失去和大家的共同話題。所以,為了社交需求,他會選擇在短時間內用倍速瘋狂刷劇。如果倍速也沒時間,那就選擇“x分鐘解說”。
視頻APP上的“x分鐘看完”
“3分鐘看完一部電影”“10分鐘讀完一本名著”,這樣的短視頻在大肆收割流量的同時,也遭到了不少影視企業的“聯名反對”。引起爭議的原因很簡單,一方面是版權問題,另一方面是不少人認為這類短視頻曲解了作品本身的內涵,簡化了電影欣賞的過程,本質是類似“奶頭樂”的精神麻醉劑。但是不論如何,碎片式追劇模式的出現,確實掀起了一陣快速“刷劇”熱潮,進一步助推了觀眾倍速習慣的養成。
迂回在倍速區的觀眾
期待有“一幀都不想錯過”的好劇
倍速播放的出現,看似是將主動權交到了用戶手上,讓人們主動控制時間,并按自己喜好獲取信息,為人們帶來了抽離緊湊工作時鐘的可能性?蓪嶋H上,倍速加快的不僅是觀看速度,也加劇了觸屏觀看的沉迷,使得“自由觀看”很快成為“過度觀看”,從而進一步加劇人們的“時間焦慮”。有時本想用倍速20分鐘看一集劇,結果往往花上N個20分鐘。十幾秒的短視頻,不少人能連續“刷”幾個小時。用戶在線吐槽,“根本停不下來”。
平臺倍速大小的設置,也是有講究的。就以目前流行的0.5、0.75……2.0的倍速選項來說,每一個不同的倍速都代表著人們對視頻的態度,加速度越快,代表用戶對該視頻的耐心程度越低。對于平臺自身來說,用戶觀看某劇時使用了幾倍速,在統計中也被視作是考評該劇流量的一個指標。
視頻平臺設置的“倍速大小”也是對用戶行為的培養,甚至是新的消費點:早有視頻播放器實現了四倍速的功能,甚至還有平臺只設置了1.25倍速率,如果要加倍需要開通會員付費解鎖此功能。
網友吐槽
現如今,倍速雖然已是常態,但更多情況下,人們選擇倍速播放往往是基于以上原因的無奈之舉。正如很多網友在評論中所說,“大家不是喜歡快進,其實更想要不用快進的精品”。
(大眾網·海報新聞編輯 沙斯媛 綜合中國新聞網、新浪微博等)
責任編輯:楊童童